education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雷火竞技官网电气大楼A座
| |||||
|
附件:
雷火竞技官网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
一、工科
序号 |
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等级 |
1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械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李培根、吴昌林、杨家军、吴波、杨叔子 |
特等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学科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教学改革 |
陈立亮、修吉平、胡树兵、张祥林、吴志超 |
特等 |
3 |
雷火电竞官方网站 |
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性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探究式学习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平台 |
熊蕊、辜承林、何俊佳、张蓉、李军 |
特等 |
4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启迪研究思维、打造精品课程 |
陈传尧、杨新华、王元勋、吴莹、邹静 |
特等 |
5 |
校机关 |
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
许晓东、冯向东、刘玉、江建军、葛国勤、陈敏、张晓明 |
特等 |
6 |
校机关 |
研究性大学工程学科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王乘、冯向东、杨坤涛、吴昌林、易元祥 |
特等 |
7 |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的高素质光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骆清铭、杨坤涛、刘劲松、刘德明、王英 |
特等 |
8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基于导师制本科人才孵化站 |
刘玉、许晓东、钟国辉、屈代明、梁茜 |
特等 |
9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机械学科测控精品课程群建设 |
何岭松、熊良才、吴波、康宜华、杨叔子 |
一等 |
10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实验教学改革与基础平台建设 |
高伟、舒水明、吴钢、贺国强、成晓北 |
一等 |
11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精品与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
黄树红、舒水明、黄晓明、胡兴华、黄俭明 |
一等 |
12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
辛艺峰、黄建军、白舸、王天扬、宋晓东 |
一等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材及教学网站建设 |
王元珍、曹忠升、许向阳、朱虹、李专 |
一等 |
1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
周功业、陈进才、卢萍、王桦、刘乐善 |
一等 |
15 |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光电类专业校企合作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刘德明、鲁平、胡必春、聂明局、刘海 |
一等 |
16 |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自动化专业“宽厚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红卫、秦肖臻、何顶新、赵金、高洁、 王永冀 |
一等 |
17 |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
基于“产学研”模式的信息大类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
邹雪城、杨晓非、邹志革、雷鑑铭、徐静平 |
一等 |
18 |
雷火电竞官方网站 |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气学科本科生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辜承林、熊蕊、朱署微、何俊佳、陈乔夫 |
一等 |
19 |
雷火电竞官方网站 |
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基地培养体系的构建 |
尹仕、肖看、何俊佳、黄瑞光 |
一等 |
20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制图与图学思维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王晓琴、宋玲、贾康生、庞行志、鄢志详 |
二等 |
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李天匀、刘卫斌、张涤非、孙江龙、王焕文 |
二等 |
2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形理论基础”核心课程建设 |
吴树森、柳玉起、余圣甫、蔡启舟、王桂兰 |
二等 |
23 |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城市道路设计 |
吴瑞麟、沈建武、孙玲 |
二等 |
24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学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华炜、李保峰、李梅、吴小中、冷先平 |
二等 |
25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学院专业执业教育体系研究 |
陶涛、胡平放、范跃华、李帆、周敬宣 |
二等 |
26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其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胡平放、杨家宽、江章宁、范跃华、董春桥 |
二等 |
2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秦磊华、王小兰、高建生、孙百勇、谭志虎 |
二等 |
28 |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DIY开放式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吴裕斌、曹丹华、武树斌、刘小英、李经平 |
二等 |
29 |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大学生直接参与科研的研究与实践 |
元秀华、张新亮、孙军强、李蔚 |
二等 |
30 |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课程建设 |
王敏、秦肖臻、方华京、王永冀、向欣 |
二等 |
31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全方位优化和提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教学平台 |
张林、秦臻、邹韬平、罗杰、彭容修 |
二等 |
32 |
雷火电竞官方网站 |
电机学系列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
熊永前、辜承林、陈乔夫 |
二等 |
33 |
网络与计算中心 |
大型主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黄晓涛、李桂兰、彭娅婷、吴驰、叶涛 |
二等 |
34 |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
大机械类本科生全程三维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阮春红、何建英、谭琼、刘世平、田文峰 |
三等 |
35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 |
何国庚、蔡兆麟、黄树红、魏明锐、孙建平 |
三等 |
36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程材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研究 |
胡树兵、曾大文、肖建中、柳林、罗学心 |
三等 |
37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提高理工科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课程研究与实践 |
张祥林、王爱华、胡志清、云虹 |
三等 |
38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基于全面素质人才培养的建筑历史理论教学系统研究 |
李晓峰、谭刚毅、李纯、万谦、雷祖康 |
三等 |
39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思维创新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 |
刘剀、万谦、熊利萍、徐怡静、范向光 |
三等 |
40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双语教学研究 |
杨家宽、廖利、周新平 |
三等 |
4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给排水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章北平、陆谢娟、任拥政、周爱姣、王宗平 |
三等 |
42 |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交互、高效的电子线路网上实验室 |
杨小献、曾喻江、严国萍、赵云娣、罗杰 |
三等 |
二、医科
序号 |
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等级 |
1 |
校机关 |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
马建辉、黄亚玲、崔舜、吴雄文、郑军 |
特等 |
2 |
第一临床学院 |
临床医学专业创新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孔维佳、马建辉、王国斌、厉岩、彭义香 |
特等 |
3 |
第二临床学院 |
临床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
毛柏青、舒涛、房庆元、胡胜荣、刘文励 |
特等 |
4 |
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课程全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李和、晏汉姣、王建枝、刘长金、冯作化 |
一等 |
5 |
基础医学院 |
以精品课程为依托的基础医学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刘文琪、孙军、王小川、尹丙娇、王芳 |
一等 |
6 |
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
杨克敌、陈国元、聂绍发、陈建伟、张均岳 |
一等 |
7 |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乐虹、李道萍、张新平、方鹏骞、邱心镜 |
一等 |
8 |
第一临床学院 |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
郑军、杨光耀、彭义香、吴汉妮、舒展 |
一等 |
9 |
第一临床学院 |
儿科PBL及评估体系研究 |
黄亚玲、郑孝清、金润铭、刘亚玲、张志泉 |
一等 |
10 |
第一临床学院 |
建立符合国情的临床PBL教学模式的研究 |
陶晓南、崔舜、侯晓华、吴汉妮、马万里 |
一等 |
11 |
第二临床学院 |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 |
罗小平、周建华、仇丽茹、刘艳、郝燕 |
一等 |
12 |
第二临床学院 |
案例综合教学法在传染病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
宋建新、邢铭友、郭威、阮秋蓉、宁琴 |
一等 |
13 |
第二临床学院 |
新时期妇产科临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章汉旺、马丁、岳静、赖巧红、朱涛 |
一等 |
14 |
校机关 |
高职高专教育医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文历阳、厉岩、夏修龙、雷红英、蔡瑞鹏 |
一等 |
15 |
基础医学院 |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实践 |
李正莉、周厚伦、董大翠、黄颖、肖海涛 |
二等 |
16 |
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沈关心、胡环忠、王国平、郑芳、尹丙娇 |
二等 |
17 |
药学院 |
学研产结合培养生物药学国家基地班双创人才的实践研究 |
向明、项光亚、阮金兰、曲燕华、李高 |
二等 |
18 |
护理系 |
“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陈先华、赵志清、刘义兰、曾铁英、胡翠环 |
二等 |
19 |
第一临床学院 |
第二课堂教育有效促进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研究 |
亓来华、吴品芳、郑军、付燕、彭义香 |
二等 |
20 |
第一临床学院 |
眼科学临床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陈雯、张明昌、彭义香、李少华、黄渝侃 |
二等 |
21 |
第一临床学院 |
儿科学临床教学评估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刘亚玲、黄亚玲、郑孝清、金润铭、巫平利 |
二等 |
22 |
第二临床学院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刘文励、舒涛、张存泰、赵建平、田德安 |
二等 |
23 |
第二临床学院 |
“直观教学法和立体化教材”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
黄晓琳、许涛、陆敏、尤春景、毛柏青 |
二等 |
24 |
第二临床学院 |
口腔医学临床前培训体系的构建及效果评估 |
周彬、毛靖、尹作姣、孙国洪、曾引平 |
二等 |
25 |
公共卫生学院 |
教材《预防医学实验教程》 |
陈国元、杨克敌、姚平、王松 |
三等 |
26 |
公共卫生学院 |
教材《儿童保健学》 |
石淑华、张静、彭延文、张建端 |
三等 |
27 |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医学心理学 |
吴均林 |
三等 |
28 |
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当代社会保障学 |
方鹏骞、孙坚、陈敏 |
三等 |
三、文科
序号 |
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等级 |
1 |
中文系 |
21世纪“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程邦雄、何锡章、骆林、李军均、尉迟治平 |
一等 |
2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与实践 |
刘建平、徐晓林、马连杰、张毅、胡隆基 |
一等 |
3 |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新时期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 |
赵振宇、顾建明、何志武、孙发友、欧阳明 |
一等 |
4 |
外国语学院 |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高素质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樊葳葳、刘泽华、余千华、范杏丽、张再红、郭燕 |
一等 |
5 |
校机关 |
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互动--雷火竞技官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体系构建 |
欧阳康、祝欣、王志勇、洪明、王学东 |
一等 |
6 |
法学院 |
证据法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
洪浩、王桂芳、唐永忠 |
二等 |
7 |
法学院 |
基于“创新团队”的科技法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焦洪涛、伍春艳、罗玉中、王干、绕传平 |
二等 |
8 |
公共管理学院 |
电子政务教材建设研究 |
徐晓林、杨兰蓉 |
二等 |
9 |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
刘洁、孙发友、胡怡、余奇敏、顾建明 |
二等 |
10 |
外国语学院 |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
梁丽、许明武、王舟、万晋红、王卫平 |
二等 |
11 |
历史研究所 |
“中外文明史”教学改革与实践 |
罗家祥、雷家宏、李传印、刘金华、张超 |
二等 |
12 |
法学院 |
“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彭礼堂、汤俊芳、饶传平、范运和、彭礼明 |
三等 |
四、综合
序号 |
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等级 |
1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随机分析与随机数学原理、方法、模型及其应用在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中的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黄志远、万建平、 |
特等 |
2 |
物理学院 |
基础物理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教学平台建设 |
范淑华、熊永红、项林川、任忠明、肖育英 |
特等 |
3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
李萍、周晓阳、叶鹰、万建平、 刘次华 |
一等 |
4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现代化工专业实验课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改革研究 |
杨亚江、朱康玲、李光兴、解孝林、齐公台 |
一等 |
5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仪器分析”课程探究式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朱丽华、陈芳、赵丽华、龚时琼 |
一等 |
6 |
管理学院 |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法研究 |
马士华、崔南方、周水银、林勇、 徐贤浩 |
一等 |
7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科本科生研究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
刘海云、李昭华、卫平 |
一等 |
8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信息技术”新办本科专业建设 |
周艳红、刘笔锋、刘曼西、吴元喜、陆枫 |
一等 |
9 |
软件学院 |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吴涛、肖来元、沈刚、陈长清、 邱德红 |
一等 |
10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基于课程内容整合的PBL法在医学“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冯清、孙雅量、胡国志、胡永祥 |
二等 |
11 |
管理学院 |
管理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田志龙、戴鑫、韩睿、吴兆龙、 李长江 |
二等 |
12 |
管理学院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发实验及监管平台 |
蔡淑琴、张金隆、石双元、张星、 肖泉 |
二等 |
13 |
经济学院 |
“计量经济学”系列教材建设 |
费剑平、林少宫、唐齐鸣、王少平 |
二等 |
14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集成式多功能生物化学电子教案的设计、研制和应用 |
刘曼西 |
二等 |
15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产实习模式与探究性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 |
余龙江、李为、胡道伟、林刚、 陈华兵 |
二等 |
16 |
物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面向文科的自然科学系列选修课的研究与实践 |
葛国勤、余龙江、杨英、王雪黎、 柳柏枝 |
二等 |
17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创新能力激发式教学法 |
毕志伟、李开丁 |
三等 |
18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有机化学英文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桂玲、冯文芳、罗钒、夏淑贞、 冯清 |
三等 |
19 |
管理学院 |
财政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
陈平路、罗光、张睿、郑红霞、 张克中 |
三等 |
20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学研产”一体化实验平台的构建及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
吴元喜、张日欣、刘凌、刘幸福、 邹昂 |
三等 |
21 |
软件学院 |
基于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邱德红、吴涛、肖来元、陈长清、 方少红 |
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