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动态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雷火竞技官网曹全梁副研究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发表时间:2022-03-29 作者:电工技术学报 浏览次数:

曹全梁,1986年11月生,安徽含山人,雷火电竞官方网站、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磁力场调控理论、方法及交叉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8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no Energy、Materials Horizons、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以及IEEE系列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2 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0 项(第一发明人 11 项);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雷火竞技官网“华中卓越学者”计划,并作为核心骨干,入选第 25 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在青托项目支持下,得益于自主选题,主要针对电磁成形、磁控软体机器人等领域的电磁力场调控难题进行了攻关,相关研究涉及到了多个学科体系的交叉,从中体会到交叉研究艰辛的同时亦感受到不同领域知识交融促进难题攻坚的无限乐趣。项目实施期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为我配备了李亮教授、王秋良院士及韩小涛教授三位托举导师,对科研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所在的雷火电竞官方网站、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对我的个人成长给予了大力支持,促进了我科研、交流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入选青托项目以来,在科研攻关方面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开展电磁成形技术及应用研究。电磁成形作为一种基于脉冲电磁力的特种能场制造技术,在提高难变形轻合金材料的成形极限、降低残余应力和回弹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于提高板管零件制造水平潜力巨大。然而,传统电磁成形技术存在电磁力场分布单一、方向及波形难以调控等问题,主要用于简单构件成形及辅助成形,从未获得和传统成形工艺比肩的地位。

针对这一问题,以实现成形磁场时空分布特性调控为突破口,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探寻了高速成形过程中电磁力场调控难题的解决之道,开发了包括轴-径双向电磁力驱动的高速冲压成形、直接通流成形以及电磁吸引力成形等系列新型成形方法,主研完成多台集成式电磁成形装置,显著拓展了电磁成形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并在此基础上,作为核心骨干开创和发展了“先进电磁制造”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青托期间,将电磁力场调控对象进一步拓展至磁性软体复合材料,进而在磁控软体机器人这一前沿研究领域进行了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首创脉冲强磁场聚焦式直接磁化技术,实现了软体机器人内部磁化路径可控编程及重构,并开发了多种磁驱动策略,成功研发移动速度超过1倍身长/秒的仿尺蠖软体机器人(已报道最快的磁性尺蠖软体机器人)以及在非结构环境中实现靶向运输的多臂滚动软体机器人等,为后续在这一领域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围绕上述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发表项目标注 SCI 论文 18 篇,包括中科院Top期刊论文10篇。


在青托项目期间,亦积极参加了国内外学术组织、活动并承担相关职务,学术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包括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组织召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6期青年沙龙;受邀在“第一届中国电气工程国际青年会议”以及“第十六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等会议作主题报告等。此外,围绕个人发展方向组建了研究团队,坚持将科研和育人相融合,已独立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2人,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5人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

回首过去的三年多时间,深知自己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项目的支持,以及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构建的学术交流与青年人才培养平台,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未来,我将不忘教育和科研初心,持续开展电磁力场调控理论与方法研究,积极将研究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攻坚克难,为我国磁控软体机器人、电磁成形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添砖加瓦。